腱鞘炎通常通过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诊断,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腱鞘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表现,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无法直接显示腱鞘炎,但可排除骨折、关节炎等疾病。超声或核磁共振成像MRI可能更直观地显示腱鞘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但并非常规检查手段。
1、诊断依据:腱鞘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和体格检查。患者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尤其在手指或手腕活动时加重。医生通过触诊和功能测试,如Finkelstein试验,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腱鞘炎。
2、X光检查:X光片无法直接显示腱鞘炎,但可用于排除其他骨骼或关节疾病,如骨折、骨关节炎或骨肿瘤。X光片显示骨骼结构正常,但患者仍有明显症状时,需考虑软组织问题。
3、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直观显示腱鞘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腱鞘炎患者超声下可见腱鞘增厚、积液或血流信号增强。超声检查无创、便捷,是辅助诊断腱鞘炎的常用手段。
4、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MRI可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病变,包括腱鞘炎。MRI可显示腱鞘的增厚、水肿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MRI检查费用较高,通常用于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
5、鉴别诊断:腱鞘炎需与其他手部疾病鉴别,如腕管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痛风。腕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受压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伴有多关节对称性炎症,痛风则表现为突发性关节红肿热痛。
腱鞘炎的日常护理包括避免过度使用患处、局部热敷和适当休息。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鸡蛋和鱼类,促进组织修复。适度的手部伸展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如手指屈伸和手腕旋转练习。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治疗。
手指腱鞘炎手术通常无需住院,属于门诊手术范畴。是否需要住院主要取决于手术方式、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及术后恢复需求。
1、手术方式:
传统开放式手术若涉及复杂粘连松解或肌腱修复,可能需短期住院观察1-2天;而目前主流的经皮微创松解术或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且操作时间短,术后即可离院。
2、健康状况:
合并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患者,为预防感染或出血风险,医生可能建议住院监测;普通健康状况良好者多采用日间手术模式。
3、麻醉类型:
局部麻醉手术基本无需住院,全身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需观察麻醉恢复情况,可能需短暂留观数小时。
4、术后护理:
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并定期换药,若患者居家护理条件有限或存在行动不便,医疗机构可能建议短期住院确保伤口管理质量。
5、并发症预防:
既往有术后感染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住院期间可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出现异常肿胀、剧烈疼痛等并发症时需及时住院处理。
术后建议佩戴支具固定2-3周避免肌腱二次损伤,恢复期可进行抓握力球训练促进肌腱滑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伤口愈合。定期复查评估肌腱活动度,术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或过度使用患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