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在儿童中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通常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体温升高、咽喉疼痛、流涕、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
1、发热:
病毒性感冒患儿多出现体温升高,体温可达38至40摄氏度,可能伴随寒战或出汗。发热通常持续2至3天,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监测体温变化很重要,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及时采取退热措施。
2、咳嗽:
咳嗽是病毒性感冒的典型症状,初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痰液。咳嗽可能影响患儿睡眠和进食,夜间症状常加重。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
3、鼻塞流涕:
患儿常出现鼻腔分泌物增多,初期为清水样,后期可能变稠。鼻塞可能导致呼吸不畅,影响进食和睡眠。适当抬高头部和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可缓解不适。
4、咽喉不适:
病毒性感冒患儿常有咽喉红肿、疼痛症状,可能伴有吞咽困难。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可能肿大。适量饮用温开水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
5、全身症状:
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儿伴有头痛、眼结膜充血等表现。保证充足休息对恢复很重要。
病毒性感冒患儿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补充水分。适当增加维生素C摄入,如新鲜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极度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注意保暖,避免交叉感染。
小孩病毒性感冒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病毒性感冒发烧多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导致,常见症状包括体温升高、咽喉肿痛、全身乏力等。患儿可能出现38-39摄氏度的中低热,伴随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部分病例会发展为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全身性表现。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多数患儿在3-5天内症状逐渐缓解。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不退、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细菌继发感染或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等指标。
患儿应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温水,进食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用温水擦浴辅助物理降温,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居室保持通风换气,注意与其他儿童隔离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