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症状观察、体征检查等方式判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由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碘缺乏、药物影响、垂体病变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畏寒乏力、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心率减慢等症状。
1、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是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键指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通常明显升高。同时需检测游离甲状腺素水平,若低于正常范围可辅助诊断。部分患者需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以明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病因。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
2、症状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见代谢减慢症状,典型表现包括持续畏寒、嗜睡、食欲减退但体重反常增加。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抑郁倾向也较常见。女性患者可能伴随月经紊乱或生育能力下降。症状发展通常缓慢,易被误认为亚健康状态,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体征检查医生查体可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特征性体征,包括皮肤干燥粗糙、颜面及眼睑水肿、毛发稀疏易断。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动过缓、心音低钝,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神经系统检查可见跟腱反射松弛期延长。甲状腺触诊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肿大或术后缺如。
4、影像学检查甲状腺超声可评估甲状腺形态结构,对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诊断价值,典型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伴不均匀回声。怀疑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时需进行头颅MRI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适用于甲状腺术后或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患者的评估。
5、鉴别诊断需与贫血、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等疾病进行鉴别。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需通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区分垂体性或下丘脑性病变。老年患者不典型症状较多,易被误诊为老年痴呆或心血管疾病,需特别注意甲状腺功能筛查。
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后应遵医嘱规范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剂量。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染等诱发因素。伴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监测心率血压,出现嗜睡加重、低体温等甲状腺危象前兆应及时就医。
斜视可通过观察眼球位置、视物重影、代偿性头位、视力异常及眼部疲劳等症状判断。斜视是指双眼视轴不平行导致的眼位偏斜,可能由遗传、屈光不正、神经肌肉异常等因素引起。
1、眼球位置异常单眼或双眼出现向内、外、上、下等方向的持续性偏斜是斜视的核心表现。可用角膜映光法初步自测:用手电筒照射双眼,观察瞳孔中心光反射点是否对称。若一侧光点偏离瞳孔中心,可能提示斜视。先天性斜视患者常伴有眼球震颤或弱视。
2、视物重影双眼视物时出现复视现象,遮盖单眼后复视消失,多因双眼无法协同聚焦所致。间歇性斜视患者在疲劳时复视加重,可能伴随阅读困难或字体跳动感。神经麻痹性斜视会突发复视伴头晕。
3、代偿性头位患者会不自主倾斜头部以代偿眼位偏斜。内斜视者常将头转向患眼侧,外斜视者会轻微仰头,垂直斜视可能出现头肩倾斜。儿童长期保持异常头位可能引发脊柱侧弯。
4、视力异常单眼视力下降或双眼视力差异过大需警惕斜视性弱视。交替性斜视患者可能无自觉症状,但立体视功能受损,表现为接球困难、上下楼梯易踩空等。屈光参差性斜视常伴有高度近视或远视。
5、眼部疲劳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胀、头痛、畏光等视疲劳症状,尤其在阅读或电子屏幕使用时加重。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强光下会闭一只眼,集合功能不足者看近物时易出现眼位分离。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儿童应在3岁前完成首次眼位评估。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异常用眼姿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确诊斜视后需根据类型选择配镜矫正、视功能训练或手术治疗,早期干预有助于恢复双眼视功能。若突发斜视伴恶心呕吐需立即就医排除脑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