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一般在清洁消毒后、无渗血渗液的情况下可以涂芦荟胶。若伤口较深或存在感染迹象,则不建议自行使用。
浅表性小伤口如擦伤、轻微割伤,经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后,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及组织液渗出时,可薄涂芦荟胶辅助修复。芦荟胶中的多糖类成分能形成保护膜减少外界刺激,其抗炎作用有助于缓解局部红肿。但需确保伤口已闭合,每日使用前需重新清洁创面,避免残留胶体堵塞毛孔。
深度创伤、动物咬伤、烧伤或伴有脓性分泌物的感染性伤口禁用芦荟胶。此类伤口需优先进行医疗清创,盲目涂抹可能阻碍引流或掩盖感染症状。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的伤口愈合能力较差,即使微小创面也应先咨询医生。部分人群对芦荟成分过敏,首次使用前需在健康皮肤处测试。
伤口护理期间应保持创面干燥透气,避免抓挠或浸泡。若涂抹芦荟胶后出现灼热感、皮疹等不适,立即停用并用清水冲洗。深度超过5毫米的伤口、面部伤口或持续红肿渗液超过3天者,须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
晒伤后涂抹芦荟胶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芦荟胶主要成分为芦荟多糖、蒽醌类物质,具有抗炎、保湿、促进皮肤修复的作用,可缓解晒后红肿、灼热感等轻度症状。
晒伤属于皮肤急性光毒性反应,芦荟胶的清凉感能暂时舒缓不适。其抗炎成分可抑制局部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红肿;多糖类物质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流失,加速表皮细胞更新。对于轻微晒伤,每日涂抹2-3次可改善脱皮、紧绷感,配合冷敷效果更佳。
若晒伤后出现水疱、剧烈疼痛或发热等严重症状,单纯使用芦荟胶效果有限。此时皮肤屏障已严重受损,需配合医用敷料、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合并感染时还应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
使用芦荟胶前需测试皮肤耐受性,避开眼周及破损皮肤。选择成分纯净的芦荟胶产品,避免含酒精、香精的配方加重刺激。晒伤后应立即避光,用冷水冲洗降温,避免搔抓脱皮部位。日常需做好物理防晒,穿戴防晒衣帽,每2小时补涂SPF30以上防晒霜。若48小时内症状未缓解或持续加重,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