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后滴漏综合征的症状主要有咽喉异物感、频繁清嗓、慢性咳嗽、鼻腔分泌物倒流、夜间呛咳等。鼻后滴漏综合征是指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可能与鼻炎、鼻窦炎、过敏等因素有关。
1、咽喉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咽喉部有黏稠分泌物附着或异物阻塞感,晨起时症状明显。这与夜间分泌物积聚刺激咽喉黏膜有关,可能伴随吞咽困难或轻微疼痛。建议避免辛辣食物刺激,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不适。
2、频繁清嗓因分泌物刺激导致反复清嗓动作,尤其在说话或进食时加重。长期清嗓可能损伤声带,导致声音嘶哑。保持环境湿度、多饮温水可减少黏膜干燥,必要时需进行喉镜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3、慢性咳嗽表现为持续超过8周的干咳或少量白痰咳嗽,平躺时加重。分泌物刺激咽喉咳嗽受体是主要原因,需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鉴别。睡前抬高床头、避免进食过晚有助于减轻症状。
4、鼻腔分泌物倒流患者可自觉黏液从鼻咽部流向咽喉,分泌物多为白色黏稠状。急性发作时可能呈黄绿色,提示合并细菌感染。鼻腔冲洗可清除分泌物,严重时需配合鼻用激素治疗。
5、夜间呛咳睡眠中因分泌物刺激突发剧烈咳嗽,可能伴随憋醒或喘息。建议侧卧位睡眠,使用加湿器保持呼吸道湿润。若频繁发作需排除哮喘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合并症。
鼻后滴漏综合征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接触冷空气及烟雾刺激。饮食以温软食物为主,可适量食用蜂蜜、梨子等润喉食材。坚持鼻腔冲洗、规范治疗原发鼻部疾病是改善症状的关键,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
鼻后滴漏综合征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鼻腔冲洗是基础治疗手段,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稀释黏液。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可考虑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手术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咽部异物感、频繁清嗓、夜间咳嗽等症状。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过敏原,戒烟限酒,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