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割术后需通过术后用药、眼部保护、饮食调整、定期复查、活动限制等方式促进恢复。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等疾病的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对视力恢复至关重要。
1、术后用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散瞳药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必要时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滴眼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球。若出现眼痛加剧或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
2、眼部保护术后1个月内避免揉眼、碰撞眼部,睡眠时佩戴硬质眼罩防止压迫。外出需戴防紫外线墨镜,减少强光刺激。禁止游泳、泡温泉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保持术眼清洁干燥,洗脸时避开手术区域。
3、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促进视网膜修复,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帮助伤口愈合。限制高盐高脂饮食,避免用力咀嚼坚硬食物导致眼压波动。每日饮水少量多次,单次不超过200毫升。
4、定期复查术后第1天、1周、1个月需进行视力检查、眼压测量和眼底评估。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测视网膜复位情况。若出现飞蚊症增多、视野缺损等异常需提前复诊。长期随访可发现迟发性并发症如白内障进展。
5、活动限制术后2周内避免弯腰提重物、剧烈运动等增加眼压的行为。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每20分钟休息1次,保持环境光线柔和。3个月内禁止高空作业、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乘坐飞机需经医生评估。
玻璃体切割术后3-6个月是视力稳定关键期,建议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用眼时佩戴防蓝光眼镜。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对抗性球类运动。严格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吸烟会延缓眼部微循环恢复。若术眼出现闪光感、视物变形等视网膜脱离征兆,须即刻急诊处理。术后恢复期间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用力打喷嚏或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