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酒和碘伏不一样,两者在成分、用途及刺激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碘酒的主要成分为碘、碘化钾和乙醇,具有较强杀菌作用,但对皮肤黏膜刺激性较大,常用于完整皮肤表面消毒。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不含酒精,杀菌谱广且刺激性小,适用于黏膜、创面及手术部位消毒。两者均通过释放游离碘发挥杀菌效果,但碘伏的缓释特性使其作用更持久。
碘酒因含酒精可能导致伤口疼痛和延迟愈合,不适用于破损皮肤。碘伏对组织无损伤,可用于烧伤、擦伤等开放伤口处理。碘酒消毒后需用酒精脱碘避免色素沉着,碘伏无须二次处理。特殊情况下如对碘过敏者需禁用两者,新生儿脐部护理优先选用碘伏。
日常使用时应根据消毒部位选择合适制剂,皮肤完整无破损时可选用碘酒,黏膜或伤口处建议使用碘伏。储存时需避光密封,避免有效成分分解。若消毒后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