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扁桃体是否需切除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主要有反复化脓性感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扁桃体周围脓肿、疑似肿瘤及影响吞咽功能。
1、反复感染:
每年发作超过7次或连续3年每年发作5次以上的化脓性扁桃体炎,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这类患者常伴有发热、咽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长期炎症可能引发肾炎或风湿热等并发症。
2、呼吸障碍:
肥大的扁桃体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表现为夜间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多导睡眠监测显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大于15次/小时时,手术能有效改善通气功能。
3、脓肿病史:
发生过两次及以上扁桃体周围脓肿者建议切除。脓肿可能导致咽旁间隙感染甚至败血症,手术可消除病灶避免复发。急性期需先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控制后手术。
4、肿瘤风险:
单侧扁桃体快速增大伴溃疡、出血或颈部淋巴结肿大时,需活检排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确诊后需根据肿瘤性质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5、功能障碍:
巨大扁桃体引起吞咽困难、言语含糊或营养不良时需手术干预。术前应评估出血风险,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需先控制基础疾病。
术后需流质饮食2周避免刺激创面,选择温凉的牛奶、米汤等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多数患者术后1个月可恢复正常饮食,但免疫力会暂时性降低,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长期来看切除病灶扁桃体不会显著影响免疫功能,反而能消除慢性感染灶对全身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