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肥大可能会流鼻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该症状。鼻甲肥大通常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或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可能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
鼻甲肥大导致流鼻血的原因主要是黏膜干燥或炎症刺激。肥大的鼻甲会使鼻腔空间变窄,气流通过时容易造成黏膜干燥破裂。长期炎症还会使黏膜充血脆弱,轻微触碰或擤鼻即可引发出血。这类出血量通常较少,可通过按压鼻翼或冷敷快速止血。
少数情况下,鼻甲肥大伴随严重血管扩张或凝血功能障碍时,可能出现反复或大量鼻出血。若出血难以自行停止,或伴有头晕、面色苍白等表现,需警惕全身性疾病可能。此时应尽快就医排查血液系统疾病或鼻腔肿瘤等病因。
日常建议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孔。室内使用加湿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或鼻用激素喷雾。
鼻甲肥大不是鼻息肉,两者是鼻腔内不同的病理改变。鼻甲肥大指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厚,鼻息肉则是鼻腔或鼻窦黏膜的良性肿物。
鼻甲肥大通常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或长期鼻部刺激导致,主要表现为交替性鼻塞、黏液性鼻涕和嗅觉减退。症状常随体位变化而加重,如侧卧时下方鼻腔堵塞更明显。治疗可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严重者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鼻息肉多与慢性鼻窦炎、阿司匹林不耐受或囊性纤维化相关,典型症状为持续性鼻塞、脓性鼻涕和面部压迫感。息肉呈半透明葡萄状,多发生于中鼻道。药物首选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配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无效时需行鼻内镜手术切除。
日常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湿润,擤鼻时勿过度用力。若鼻塞持续加重或伴头痛、视力改变,须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