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不一定是急性荨麻疹,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多样,急性荨麻疹只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症状、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或全身性反应,主要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等。
急性荨麻疹是过敏反应中较为典型的皮肤表现,通常表现为突发的红色风团伴瘙痒,可能与食物、药物、昆虫叮咬或接触性过敏原有关。这类症状往往在接触过敏原后短时间内出现,多数情况下通过抗组胺药物可缓解。除皮肤症状外,过敏还可能引起眼结膜充血、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或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
部分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发展为全身性过敏反应,出现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甚至过敏性休克,这类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某些慢性过敏反应如特应性皮炎或过敏性哮喘,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且反复发作。过敏体质人群还可能对冷热刺激、日光照射等物理因素产生过敏样反应。
建议过敏体质人群记录日常接触的潜在过敏原,避免已知致敏物质。出现不明原因皮疹或反复过敏症状时,可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因。日常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减少尘螨、霉菌等常见过敏原的接触。突发严重过敏反应时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并呼叫急救。
急性荨麻疹可能与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感染等因素有关。
食物过敏是急性荨麻疹的常见诱因,海鲜、坚果、鸡蛋等食物中的特定成分可能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出现风团和瘙痒。药物反应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也可能通过过敏机制诱发症状。感染包括病毒性感冒、链球菌性咽炎等,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释放组胺,引起血管扩张和皮肤水肿。部分患者还可能因昆虫叮咬、物理刺激或精神紧张等因素发病。
急性荨麻疹发作期间应避免搔抓皮肤,记录可疑诱因并及时就医排查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