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神经内科

婴儿应用哪种抗菌药物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朱振国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

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通常控制在30%以下,实际使用率受手术类型、患者基础疾病、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术后护理条件和医生用药习惯等因素影响。

1、手术类型:

一类切口为清洁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乳腺肿块切除术等,本身感染风险低于2%。这类手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通常无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但涉及重要脏器或植入物的手术,如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可能酌情短期使用。

2、患者因素:

合并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疾病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增加。对于糖化血红蛋白高于7.5%的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可考虑术前30-60分钟单次预防用药。

3、院感防控:

手术室空气洁净度达标、器械灭菌合格、术区皮肤规范消毒等环节直接影响切口感染率。三级医院通过层流手术室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可使一类切口感染率降至0.5%以下,显著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需求。

4、术后护理:

切口换药频次、敷料选择及引流管管理影响感染概率。使用透气性敷料、24小时内拔除引流管等措施,能降低50%以上感染风险。规范的术后护理可替代部分抗菌药物预防作用。

5、用药习惯:

部分医生存在"保险用药"心理,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通过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数据反馈、抗菌药物使用专项培训,可帮助医生建立合理用药观念。临床路径管理能规范预防用药指征,将无指征用药率降低40%。

建议医疗机构建立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评估制度,每月抽查手术病例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对患者开展术前健康教育,强调戒烟、控制血糖等术前准备的重要性。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选择高蛋白饮食加速切口愈合,这些非药物干预措施均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依赖。通过多学科协作持续改进,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骨坏死 包皮包茎 角膜溃疡 卵巢肿瘤 儿童期哮喘 老年性睑外翻 盘状红斑狼疮 乳酸性酸中毒 细菌性前列腺炎 结核性葡萄膜炎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