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是否需要打胰岛素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判断,通常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时可能需考虑胰岛素治疗。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确诊后通常需立即启动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较严格,空腹血糖建议维持在4.4-7.0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0.0mmol/L。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通过饮食运动控制后,空腹血糖仍超过5.3mmol/L或餐后1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也需考虑胰岛素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失效、出现急性并发症或围手术期等特殊情况下,当空腹血糖持续超过10.0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时,医生多会建议短期或长期胰岛素治疗。部分继发性糖尿病如胰腺切除术后患者,血糖超过正常范围即需胰岛素替代。
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急性并发症时,无论血糖数值高低均需紧急胰岛素治疗。严重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下,随机血糖超过13.9mmol/L也需临时胰岛素调控。对于老年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但若空腹血糖持续超过8.0mmol/L仍建议起始基础胰岛素。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如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可能在血糖轻度升高时就需要早期胰岛素干预。
胰岛素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结果调整剂量。治疗期间需注意预防低血糖,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稳定血糖,避免擅自增减胰岛素用量。若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或血糖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复查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