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方法主要包括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持续输注两种方式。正确的注射技术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风险。
1、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最常见的胰岛素给药方式,需选择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或臀部等脂肪较厚的部位轮换注射。使用胰岛素笔或注射器时,应捏起皮肤形成皱褶,以90度或45度角快速进针,推注药物后停留10秒再拔出。短效胰岛素建议注射在腹部以加快吸收,中长效胰岛素适合大腿或臀部注射。注射前须检查药液有无浑浊或结晶,注射后需妥善处理针头。
2、胰岛素泵胰岛素泵通过导管持续向皮下输注基础量胰岛素,餐前手动追加剂量。输注部位每3天需更换,避免局部硬结或感染。泵治疗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但需定期监测血糖并调整参数。使用中要注意导管通畅性,避免高温或剧烈运动影响设备运行。胰岛素泵适合血糖波动大、频繁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
3、注射部位轮换长期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脂肪增生或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建议将注射区域分为4个象限,每次注射间隔至少2.5厘米,记录轮换顺序。腹部吸收速度最快,臀部最慢,运动时会加速注射部位的胰岛素吸收。出现皮下硬结时应避开该区域,直至恢复正常。
4、注射前准备注射前需清洁双手和注射部位,混悬型胰岛素应充分滚搓混匀。安装新针头后需排气处理,剂量选择需准确无误。预混胰岛素注射前需上下颠倒混匀至少10次。若使用酒精消毒,需待完全挥发后再注射,避免刺激。旅行时需注意胰岛素保存温度,避免冷冻或高温。
5、特殊情况处理儿童或消瘦者可捏皮注射并使用4毫米超细针头。视力障碍患者可使用带语音提示的胰岛素笔。寒冷环境会减慢胰岛素吸收,炎热天气需注意冷藏保存。注射后出现淤青可冷敷处理,持续红肿需就医。忘记注射时应根据血糖值和胰岛素类型采取补救措施。
胰岛素注射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注射器具应专人专用,避免共用造成交叉感染。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同时,要配合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出现反复高血糖或低血糖、注射部位感染等情况时,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妥善保存胰岛素,避免阳光直射或极端温度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