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膜炎通常可以治好,但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慢性结膜炎可能与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细菌性慢性结膜炎可通过抗生素眼药水控制感染,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同时需注意眼部卫生。过敏性慢性结膜炎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缓解症状。环境因素引起的慢性结膜炎应减少烟雾、粉尘等刺激,必要时使用人工泪液保持眼部湿润。部分患者因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病情迁延,需调整用眼习惯并配合热敷等物理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结膜炎具有自限性,但病程较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病毒药物。
慢性结膜炎患者应避免揉眼,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超过4周或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等明确病因。长期未愈的慢性结膜炎可能合并干眼症或角膜炎,需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遵医嘱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多数患者经规范管理后可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