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造影可通过CT、MRI、DSA等方式进行,风险包括造影剂过敏、辐射暴露、肾功能损害、血管损伤、感染等。
1、造影剂过敏:造影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休克。对碘过敏者需提前告知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预防。
2、辐射暴露:CT造影涉及X射线辐射,长期或频繁检查可能增加癌症风险。检查时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孕妇和儿童需谨慎选择,必要时改用无辐射的MRI检查。
3、肾功能损害:造影剂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者。检查前后需充分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必要时使用乙酰半胱氨酸片600mg保护肾脏。
4、血管损伤:DSA检查需穿刺血管,可能引发血肿、血栓或血管破裂。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必要时使用肝素钠注射液5000IU预防血栓。
5、感染风险:任何侵入性操作都存在感染风险,如导管插入部位可能发生局部感染或败血症。操作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术后注意伤口护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1g预防感染。
脑部造影后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肾功能,监测是否有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