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胃是急救中常用的清除胃内毒物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药物中毒都适合洗胃。洗胃禁止用于强酸强碱中毒、腐蚀性物质中毒以及某些药物中毒,因为洗胃可能加重黏膜损伤或导致其他并发症。某些药物在特定情况下禁止洗胃,因其可能引起严重副作用或无法通过洗胃有效清除。
1、强酸强碱:强酸强碱中毒时,洗胃会加重食管和胃黏膜的化学灼伤,导致穿孔或出血。治疗应优先使用中和剂,如氢氧化铝凝胶或碳酸氢钠溶液,同时给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混悬液。
2、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如苯酚、甲醛等中毒时,洗胃可能导致黏膜进一步损伤。治疗应避免洗胃,使用活性炭吸附毒物,并给予静脉输液支持,如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3、石油类物质:石油类物质如汽油、煤油中毒时,洗胃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治疗应避免洗胃,使用活性炭吸附毒物,并给予氧疗和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
4、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中毒时,洗胃可能导致毒物快速吸收。治疗应避免洗胃,使用活性炭吸附毒物,并给予静脉输液支持,如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5、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如铁剂、锂盐中毒时,洗胃可能无法有效清除毒物。治疗应避免洗胃,使用特异性解毒剂,如去铁胺注射液或碳酸氢钠溶液,并给予静脉输液支持。
饮食上建议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运动方面以轻度活动为主,如散步,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上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
幽门梗阻患者通常不建议常规洗胃治疗,仅在特定情况下可考虑。幽门梗阻多由消化性溃疡、肿瘤或先天畸形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呕吐宿食、上腹饱胀等症状。
幽门梗阻的治疗核心在于解除梗阻原因。轻度患者可通过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保守治疗缓解。消化性溃疡引起的梗阻需配合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促进溃疡愈合。若存在幽门水肿,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助于减轻炎症性梗阻。肿瘤或瘢痕性梗阻则需评估手术必要性,常见术式包括胃空肠吻合术或胃大部切除术。
洗胃仅适用于食物嵌顿导致的急性梗阻且无法自行呕吐的情况。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避免加重黏膜损伤或诱发穿孔。儿童患者因幽门管径细小更需谨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应优先考虑幽门环肌切开术。洗胃后仍需持续胃肠减压并监测电解质平衡。
幽门梗阻患者应保持清淡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胃部过度扩张。症状缓解后可逐步过渡至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日常需监测体重变化及呕吐频率,若出现呕血、剧烈腹痛等急症表现须立即就医。长期反复发作者建议定期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