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正常牙槽窝呈深红色凹陷,表面覆盖淡黄色纤维蛋白膜,边缘牙龈轻微红肿但无剧烈疼痛或异常渗血。牙槽窝的愈合过程主要经历血凝块形成、肉芽组织增生、骨组织重建等阶段,初期可能伴随轻微异味属正常现象。
1、血凝块期拔牙后24小时内牙槽窝被暗红色血凝块填充,这是愈合的关键基础。血凝块起到保护创面、防止感染的作用,此时应避免吮吸、剧烈漱口等破坏血凝块的行为。部分患者可能观察到血凝块表面有灰白色伪膜,这是纤维蛋白渗出形成的正常生理现象。
2、肉芽增生期术后3-7天血凝块逐渐被肉芽组织替代,牙槽窝凹陷变浅,边缘牙龈红肿消退。肉芽组织呈鲜红色颗粒状,表面可见淡黄色分泌物,这是白细胞和纤维细胞的正常渗出物。此阶段可能出现轻微牵拉痛,但不应有持续跳痛或脓性分泌物。
3、上皮覆盖期术后1-2周牙龈上皮开始向牙槽窝中心生长,创面缩小至原尺寸一半左右。新生上皮呈粉红色半透明状,与周围牙龈颜色逐渐接近。牙槽窝底部仍可触及凹陷,但触痛感明显减轻,咀嚼功能逐步恢复。
4、骨改建期术后3-6周牙槽骨开始修复重建,X线片显示骨小梁结构重新形成。临床检查可见牙槽窝基本平整,仅残留浅凹痕,牙龈颜色质地恢复正常。骨密度完全恢复需3-6个月,期间避免该区域承受过大咬合力。
5、完全愈合期术后6个月牙槽骨完成功能性改建,牙槽嵴高度稳定,表面覆盖致密牙龈组织。愈合良好的牙槽窝与邻牙牙龈弧度自然衔接,无明显凹凸或色泽差异,为后续修复治疗提供理想条件。
拔牙后应保持口腔清洁,术后24小时后可轻柔漱口,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饮食以温凉流质或软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术后48小时内可冰敷减轻肿胀,若出现剧烈疼痛、大量鲜红色渗血、腐败性口臭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吸烟患者建议至少戒烟两周以促进愈合,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正常愈合过程中无须特殊用药,但复杂拔牙或存在感染风险时,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预防感染。
急性牙髓炎拔牙通常不是首选治疗方法,但特定情况下可能作为最终解决方案。
急性牙髓炎主要由龋齿进展、牙体硬组织缺损或外伤导致牙髓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自发性剧痛、冷热刺激痛及夜间痛加重。临床治疗以保存患牙为原则,优先采用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并修复牙体。根管治疗通过彻底清理髓腔内的坏死组织和细菌,配合药物消毒及严密充填,可有效控制炎症并保留牙齿功能。若患牙存在严重缺损、根尖周病变广泛或无法进行根管治疗时,拔牙可作为终止感染的最终手段,但需评估后续修复方案如种植牙或义齿。
拔牙后应保持创口清洁,避免24小时内漱口或进食过热食物,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定期检查牙齿以预防类似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