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牙髓炎拔牙通常不是首选治疗方法,但特定情况下可能作为最终解决方案。
急性牙髓炎主要由龋齿进展、牙体硬组织缺损或外伤导致牙髓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自发性剧痛、冷热刺激痛及夜间痛加重。临床治疗以保存患牙为原则,优先采用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并修复牙体。根管治疗通过彻底清理髓腔内的坏死组织和细菌,配合药物消毒及严密充填,可有效控制炎症并保留牙齿功能。若患牙存在严重缺损、根尖周病变广泛或无法进行根管治疗时,拔牙可作为终止感染的最终手段,但需评估后续修复方案如种植牙或义齿。
拔牙后应保持创口清洁,避免24小时内漱口或进食过热食物,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定期检查牙齿以预防类似问题发生。
女性拔牙前需避开经期、妊娠期,并确认无全身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
拔牙对女性有特殊注意事项,月经期间凝血功能下降,拔牙可能导致出血量增加或感染风险升高。妊娠期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属于拔牙高风险期,可能诱发宫缩或早产。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提前控制指标稳定后再考虑拔牙。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医生评估调整用药方案。急性口腔炎症期需先控制感染再进行拔牙操作。有心脏瓣膜病史或关节置换术后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用冰袋间断冷敷面部减轻肿胀。选择松软温凉食物,避免用拔牙侧咀嚼。按医嘱服用止痛药和抗生素,出现持续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复诊。保持口腔卫生但勿用力刷牙,可使用医用漱口水辅助清洁。术后三天内禁止吸烟饮酒,避免吸吮动作干扰血凝块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