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的禁忌证主要包括活动性感染、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神经肌肉病变未控制、膝关节周围皮肤条件差、骨骼发育未成熟等。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但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1、活动性感染全身或局部存在活动性感染是绝对禁忌证。包括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败血症、活动性结核等。感染可能导致假体周围感染,需先控制感染后再评估手术可行性。术前需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关节液培养等检查。
2、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全身麻醉或术中出血风险的患者不宜手术。严重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可能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概率。术前需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3、神经肌肉病变未控制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严重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术后康复困难。肌肉力量不足可能影响假体稳定性,增加脱位风险。需神经内科评估病情控制情况后再决定手术时机。
4、膝关节周围皮肤条件差大面积皮肤溃疡、瘢痕挛缩或血运障碍会影响切口愈合。严重静脉曲张、淋巴水肿可能增加术后感染风险。需整形外科评估是否需先行皮瓣移植改善局部条件。
5、骨骼发育未成熟青少年骨骨骺未闭合者禁忌行常规膝关节置换,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可延长假体,但需严格评估。一般建议骨骼成熟后再考虑手术。
膝关节置换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心脏彩超、肺功能等专项检查。术后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负担,定期复查假体情况。出现发热、关节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膝关节置换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康复训练、药物管理、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等问题。术后护理直接影响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需严格遵循医嘱。
1、伤口护理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伤口愈合前禁止盆浴或游泳,淋浴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遵医嘱定期更换敷料,拆线前避免剧烈活动。
2、康复训练术后早期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被动训练,预防血栓和肌肉萎缩。逐渐过渡到助行器辅助行走、膝关节屈伸等主动训练。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重或突然扭转关节。康复期间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需暂停训练并咨询医生。
3、药物管理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和炎症。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需按疗程服用以预防感染。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服用抗凝药期间需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
4、饮食调整术后应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等促进组织修复,补充钙和维生素D强化骨骼。多食用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有助于伤口愈合。控制高脂高糖饮食以避免体重增加加重关节负担,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
5、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X线评估假体位置和骨愈合情况。每年需进行1次关节功能检查,长期随访可及时发现假体松动或磨损。复查时需携带出院记录和影像资料,向医生反馈日常活动中的关节不适感或异常声响。
膝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内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动作,睡眠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轻度屈曲。外出时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分担负重,选择防滑鞋减少跌倒风险。保持乐观心态,康复期间可与病友交流经验,但个体差异较大需以专业康复方案为准。如出现关节突发剧痛、假体脱位或发热超过38.5℃,须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