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的主要体征有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表现及血栓栓塞症状。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典型体征。
1、心界扩大心脏叩诊可发现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以向左下扩大为主。这是由于心室腔扩张导致心脏体积增大,胸片检查可见心影明显增大,心胸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心界扩大是扩张性心肌病最早出现的体征之一,但需与心包积液等疾病鉴别。
2、心音低钝听诊时可发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普遍减弱,部分患者出现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奔马律。心音低钝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有关。严重者可出现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多由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导致。
3、心律失常患者常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房颤和传导阻滞最为常见。心电图检查可发现ST-T改变、QRS波增宽等异常。心律失常与心肌纤维化、心腔扩大导致电活动异常有关,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4、心力衰竭表现疾病进展后可出现左心衰竭体征如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右心衰竭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腹部检查可发现肝大、腹水等体征。
5、血栓栓塞症状部分患者因心腔内血栓形成脱落导致栓塞症状,如脑栓塞可引起偏瘫、失语,肾动脉栓塞可导致腰痛、血尿,下肢动脉栓塞可出现肢体疼痛、苍白等。栓塞症状多发生在合并房颤或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的患者。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应注意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但避免剧烈运动。严格遵医嘱服用改善心肌重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变化。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明显或新发心律失常时应及时就医。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需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限水、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原则。饮食调整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一、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盐过量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烹饪时可使用醋、柠檬汁等代替部分盐分,逐步适应清淡口味。
二、优质蛋白选择鱼肉、鸡胸肉、蛋清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1.2克计算。蛋白质不足可能加重心肌损伤,但过量会增加代谢负担。合并肾功能不全时需遵医嘱调整蛋白摄入。
三、限制饮水每日液体总量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包括汤粥、饮品等。严重心衰患者需更严格限制。记录出入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口渴时可含服冰块或柠檬片缓解。
四、补充维生素重点补充维生素B1、叶酸及辅酶Q10,多食深色蔬菜、全谷物及坚果。维生素B1缺乏可诱发脚气病性心脏病,辅酶Q10有助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避免高温烹煮破坏营养素。
五、易消化食物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选择软烂米饭、蒸煮蔬菜等低纤维食物。避免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饮食。腹胀明显时可尝试半流质饮食,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需定期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医。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避免高糖水果。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禁用动物油脂。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食谱,饮食调整需与药物治疗同步进行,出现恶心、水肿等不适需立即调整饮食方案并联系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