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疼痛可通过热敷、药物镇痛、保持耳道干燥等方式缓解。
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将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药物镇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这些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缓解疼痛。保持耳道干燥需避免游泳、洗头时进水,可用无菌棉球轻轻堵塞外耳道。若存在化脓性分泌物,应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擤鼻导致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
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证充足睡眠,若48小时内疼痛未缓解或伴随听力下降需及时就诊。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可以治好,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决定。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与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鼓膜穿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道流脓、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治疗上可通过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进水等日常护理缓解症状。药物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控制感染。若存在鼓膜穿孔或胆脂瘤等结构异常,可能需行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等手术干预。
日常避免用力擤鼻,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概率,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