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症状和体征
发布于 2025/07/05 12:46
发布于 2025/07/05 12:46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和耳内积液,常见体征包括鼓膜内陷、液平或气泡影。该病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腺样体肥大及气压损伤等因素引起。
患者常自觉耳部堵塞感,类似棉花塞耳,在吞咽或打哈欠时可能出现短暂缓解。这与咽鼓管通气功能异常导致中耳腔负压有关,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频繁抓耳或摇头。保持鼻腔通畅有助于减轻症状,急性期可尝试捏鼻鼓气动作促进压力平衡。
多为传导性听力减退,程度与积液量相关,患者可能感觉声音遥远或自觉听音模糊。儿童可表现为对呼唤反应迟钝、看电视音量调大。纯音测听显示低频气导阈值上升,声导抗测试呈B型或C型曲线。避免用力擤鼻可防止病情加重。
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琥珀色或灰蓝色,严重时通过鼓膜可见液平或气泡。慢性患者可能出现鼓膜增厚或钙化斑。鼓气耳镜检查可观察到鼓膜活动度降低。日常应避免耳道进水,防止继发感染。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调耳鸣,擤鼻时可能闻及耳内气过水声。自听增强现象表现为说话时自我声音共鸣,与中耳腔积液改变声音传导特性有关。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可能改善症状,但需避免过度咀嚼导致颞颌关节疲劳。
儿童可能出现轻度平衡失调或运动笨拙,因中耳压力变化影响前庭功能。罕见情况下积液压迫圆窗膜可引发眩晕。建议避免快速体位变化,乘坐飞机或潜水前应做好耳压平衡准备,必要时需进行前庭功能检查。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保持鼻腔清洁,可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接触过敏原及烟草烟雾,感冒时及时治疗鼻部症状。儿童患者需监测言语发育情况,长期听力下降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声导抗。游泳时使用专用耳塞,飞行或登山时可咀嚼糖果缓解耳压。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反复发作,需考虑鼓膜置管等手术治疗。
上一篇 :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样的症状
下一篇 : 分泌性中耳炎典型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