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降压药等预防血栓和并发症。主要用药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1、抗血小板药:
支架植入后需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通常需持续12个月。这两种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支架内形成血栓。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出血风险,出现牙龈出血、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需长期服用使血脂达标,同时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水平。若出现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
3、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等药物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重构。尤其适用于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避免突然停药诱发心绞痛发作。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雷米普利等药物能改善心室重构,适用于合并糖尿病或心功能不全者。初期可能出现干咳副作用,严重时可更换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
5、其他对症药物:
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使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心绞痛发作时可备用硝酸甘油。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支架术后需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推荐食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材。戒烟限酒,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按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立即就医。
心脏支架术后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纤维、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为主,主要包括全谷物、深海鱼类、新鲜蔬果、坚果及豆制品。
1、全谷物:
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胆固醇吸收。术后每日摄入50-150克全谷物能帮助维持血糖稳定,建议选择未精加工的品种,避免添加糖分的即食麦片。
2、深海鱼类:
三文鱼、沙丁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每周食用2-3次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烹饪时采用清蒸方式可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避免高温油炸破坏不饱和脂肪酸。
3、深色蔬菜:
菠菜、西兰花等深色蔬菜含维生素K及叶酸,每日摄入300-500克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注意紫甘蓝等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需与抗凝药物错开食用时间。
4、浆果类水果:
蓝莓、黑莓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特性,每日100-200克可辅助降低氧化应激。新鲜浆果优于果汁,能完整保留膳食纤维成分。
5、植物蛋白:
豆腐、鹰嘴豆等植物蛋白源含大豆异黄酮,每周3-5次可替代部分红肉摄入。注意选择未经过度加工的豆制品,避免高盐腐乳等腌制品种。
术后饮食需长期保持清淡烹调原则,每日食盐控制在5克以内,食用油25-30克。可适当增加富含钾离子的香蕉、土豆等食物平衡钠钾代谢。规律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配合饮食管理,每月监测血脂血糖指标。避免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限制精制糖摄入。烹饪方式优先选择蒸煮炖,减少高温爆炒。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更利于循环系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