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耳朵痛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外伤、耳部疱疹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外耳道炎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过敏引起,孩子可能因掏耳朵、游泳进水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表现为耳道红肿、灼热感,触碰耳廓时疼痛加剧。家长需避免孩子抓挠耳朵,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伴有瘙痒时可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需按耳科用法。
2、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多继发于感冒,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患儿常出现耳闷、听力下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摇头。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口服抗生素,严重化脓时需配合苯酚甘油滴耳液。
3、耵聍栓塞耳垢堆积硬化可能压迫耳道神经引发胀痛,尤其洗澡进水后耵聍膨胀症状更明显。家长不要自行用挖耳勺处理,可就医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冲洗清除。反复发生栓塞的孩子需定期耳科检查。
4、外伤孩子玩耍时可能将异物塞入耳道,或头部撞击导致鼓膜损伤。家长若发现耳道出血、听力骤降需立即就诊。轻微擦伤可清洁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鼓膜穿孔需禁用水剂滴耳液,必要时行鼓膜修补术。
5、耳部疱疹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耳神经时,耳廓及周围皮肤会出现簇状水疱伴剧烈刺痛。早期可口服阿昔洛韦颗粒抗病毒,配合喷昔洛韦乳膏外用。若伴随面瘫、眩晕需警惕亨特综合征,需住院进行激素和营养神经治疗。
日常需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感冒时教会正确擤鼻方法单侧交替擤。乘坐飞机或高铁时可让孩子咀嚼口香糖缓解耳压。定期检查耳道卫生,洗澡游泳后及时擦干耳廓,选择圆头安全挖耳工具。若疼痛持续超过12小时或伴随高热、呕吐,须急诊排除颅内并发症。
耳朵痛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部外伤、耳神经痛、耳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因素有关。
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耳道红肿、瘙痒、分泌物增多。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伴随耳闷、听力下降、发热等症状。耳部外伤如掏耳过深或外力撞击可导致耳道皮肤破损出血。耳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刺痛,可能与病毒感染或血管压迫有关。耳部肿瘤早期症状轻微,后期可能出现持续疼痛、耳鸣或面瘫。颞下颌关节紊乱除耳痛外还伴有张口受限、关节弹响。
出现耳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有助于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