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在CT检查中主要表现为椎间盘后缘局限性软组织影突入椎管、神经根受压变形、硬膜囊受压移位等征象。典型表现包括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钙化灶、椎间隙狭窄、神经根受压水肿等。
1、椎间盘膨出或突出CT图像显示椎间盘后缘超出相邻椎体边缘,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向椎管内突出。膨出表现为环形对称性超出椎体边缘,突出则为局限性后突。髓核组织可通过破裂的纤维环向外突出,形成明确占位效应,严重时可见游离髓核碎片。
2、钙化灶显示长期病变可观察到椎间盘内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钙化影,多见于突出物基底部或游离髓核周围。钙化程度与病程长短相关,陈旧性突出常见明显钙化,急性期则以软组织密度为主。
3、椎间隙狭窄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正常明显变窄,相邻椎体边缘可出现骨质硬化或骨赘形成。椎间隙狭窄程度与椎间盘退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常伴有椎体终板Modic改变。
4、神经根受压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CT可见神经根走行区被软组织影占据,神经根鞘变形移位。严重者出现神经根水肿增粗,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周围脂肪间隙消失。
5、硬膜囊受压中央型突出可导致硬膜囊前缘受压变形,表现为硬膜囊前间隙消失,蛛网膜下腔变窄。巨大突出时可见硬膜囊明显后移,矢状位重建显示"挤牙膏"样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除影像学检查外,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评估。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久坐久站及腰部负重。恢复期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桥式运动、飞燕式训练等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必要时可佩戴腰围提供临时支撑。若出现下肢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综合征表现,需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