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疼痛管理、预防感染、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方式护理。桡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暴力撞击、运动损伤、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一、固定制动骨折初期需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保持桡骨断端稳定。避免过早活动导致移位,固定期间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上肢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
二、疼痛管理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冰敷患处每次不超过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三、预防感染开放性骨折需严格消毒包扎,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保持敷料干燥清洁,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控制感染风险。
四、功能锻炼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等康复训练。初期使用握力球锻炼肌肉力量,后期可进行哑铃渐进抗阻训练。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五、营养支持每日补充足够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骨痂形成。增加牛奶、豆制品等钙质摄入,配合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愈合,控制咖啡因摄入量。
桡骨骨折护理期间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帮助组织修复。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造成二次损伤。定期随访评估骨折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复诊。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滑防摔,骨质疏松患者可进行适度负重运动增强骨密度。
尺桡骨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尺桡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暴力作用、运动损伤、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手法复位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尺桡骨骨折。医生通过专业手法将骨折端对合,恢复骨骼正常解剖位置。操作需在麻醉下进行,避免患者疼痛导致肌肉紧张影响复位效果。复位后需配合影像学检查确认对位情况。手法复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2、石膏固定石膏固定是尺桡骨骨折保守治疗的主要方式。根据骨折部位选择长臂石膏或短臂石膏,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线上下关节。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石膏松紧度及肢体血液循环情况。石膏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期间需避免负重和剧烈活动。拆除石膏后需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缓解尺桡骨骨折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症状。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三七伤药片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可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辅助治疗。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移位、开放性或不稳定性尺桡骨骨折。常见术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使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骨折端。对于儿童骨折可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后需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解剖复位,但存在手术创伤和并发症风险。
5、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尺桡骨骨折治疗的重要环节。急性期后可进行手指屈伸、腕关节活动等被动训练。拆除固定后逐步增加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刺激可促进骨折愈合。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二次损伤。定期复查评估康复效果,调整训练方案。
尺桡骨骨折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营养补充,多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避免吸烟饮酒,保持规律作息。康复期可进行适度的日常生活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随访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如出现疼痛加重、肿胀明显或感觉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骨折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