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检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酮体、蛋白质等指标来辅助诊断和监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尿常规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尿糖定量检查、尿酮体检查、尿蛋白电泳检查等。
1、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糖尿病筛查的基础项目,可检测尿液中葡萄糖、酸碱度、比重等指标。糖尿病患者血糖超过肾糖阈时会出现尿糖阳性,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尿液酸碱度异常。该检查操作简便,但易受饮食、饮水等因素干扰,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查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当尿白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24h时提示肾脏早期损伤。该检查对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建议1型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2型糖尿病确诊时即开始定期检测。
3、尿糖定量检查尿糖定量检查可准确测量24小时尿液中葡萄糖总量,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情况。该方法比单次血糖检测更能全面评估血糖波动,但收集过程较繁琐,目前逐渐被动态血糖监测取代。
4、尿酮体检查尿酮体检查主要用于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时会产生大量酮体。该检查对1型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出现多饮多尿加重、腹痛等症状时应立即检测,阳性结果需紧急就医。
5、尿蛋白电泳检查尿蛋白电泳可区分尿液中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成分,帮助判断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当出现大量高分子量蛋白质时,提示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严重,需要加强血糖血压控制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定期进行尿检,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量饮水,女性需避开月经期。日常需保持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量进行有氧运动,监测血糖变化。发现尿检异常时应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降糖方案或进行针对性治疗。长期血糖控制良好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尿检潜血1个加号通常不严重,可能由剧烈运动、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泌尿系统肿瘤等因素引起。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必要时就医明确病因。
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短暂性尿潜血阳性,与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休息后多可自行恢复。尿路感染时除潜血外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中白细胞升高,抗感染治疗后指标可好转。泌尿系统结石造成的潜血多伴随肾绞痛或排尿中断,B超或CT可明确结石位置。
慢性肾炎患者潜血阳性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合并蛋白尿和血压升高,需肾穿刺明确病理类型。泌尿系统肿瘤引起的潜血往往呈无痛性且持续存在,常见于老年患者,膀胱镜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极少数情况下血液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尿潜血阳性。
发现尿潜血阳性应避免过度恐慌,建议复查尿常规并完善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日常需保持充足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避免长时间憋尿。减少高盐高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避免服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如必须使用需严格遵医嘱。若反复出现潜血阳性或伴随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