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癌患者多数情况下不建议手术治疗。胃癌晚期通常已发生远处转移或广泛浸润,手术难以彻底切除病灶,此时治疗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为主,主要方式包括姑息性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营养支持。
1、转移程度:
晚期胃癌常伴随肝脏、腹膜或远处淋巴结转移,手术无法清除所有病灶。影像学评估若显示多器官转移,手术可能加速肿瘤扩散并增加并发症风险。此时更推荐全身性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2、体质评估:
患者营养状况与体能评分是重要考量因素。晚期患者多存在恶病质、重度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手术耐受性差。需通过肠内营养支持改善基础状态,再评估是否适合局部介入治疗。
3、梗阻风险:
肿瘤导致幽门梗阻或胃出口梗阻时,可考虑姑息性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缓解症状。这类手术创伤较小,能有效改善进食困难,但需结合患者预期生存期综合判断。
4、出血控制:
对于肿瘤溃烂引起的持续性出血,内镜下止血或血管介入栓塞更安全有效。急诊手术止血仅作为最后选择,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
5、临床试验:
部分局限转移灶患者可能符合新辅助治疗临床试验条件。通过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缩小肿瘤后,再评估手术可行性,但需严格筛选病例并由多学科团队讨论决定。
晚期胃癌患者日常需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鱼肉泥、蛋花粥等。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预防贫血,疼痛管理可结合中医穴位按摩。保持适度床边活动有助于改善胃肠蠕动,心理支持对缓解焦虑抑郁尤为重要。建议每两周复查血常规及电解质,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长时间使用手机与癌症的关联性尚无明确证据支持。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手机辐射列为2B类致癌物,即可能对人类致癌但证据有限。
目前研究显示,手机产生的非电离辐射能量较低,不足以直接破坏DNA结构。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均未发现手机使用与脑瘤等癌症存在明确因果关系。但长期过度使用可能因电磁场暴露增加潜在风险,尤其是儿童青少年颅骨较薄更需注意。部分研究提示每天通话超过30分钟且持续10年以上的人群,患神经胶质瘤概率略有上升,但结论存在争议。
建议控制手机使用时间,通话时使用耳机或免提,避免夜间将手机放在枕边。保持良好用眼卫生习惯,每20分钟远眺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