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增厚可能由胸膜炎、肺结核、胸部外伤、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胸腔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胸膜炎胸膜炎是胸膜增厚的常见原因,多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或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配合热敷缓解粘连。
2、肺结核肺结核累及胸膜时会导致胸膜增厚,常伴随低热、盗汗、咯血等典型症状。需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疗程通常需6个月以上。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病灶吸收情况。
3、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或胸部挤压伤可能引发胸膜反应性增厚,局部可见淤青、压痛。急性期需冷敷止血镇痛,后期可通过红外线理疗促进血肿吸收。若合并血气胸,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积血积气。
4、肺部感染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引起的重症肺炎可波及胸膜,导致胸膜增厚伴发热、脓痰。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合祛痰药氨溴索口服溶液。恢复期应进行呼吸训练防止胸膜粘连。
5、胸腔积液长期未吸收的胸腔积液机化后可形成胸膜增厚,常见于心衰、低蛋白血症等疾病。治疗原发病同时,大量积液需行胸腔穿刺抽液,顽固性积液可注入尿激酶注射液溶解纤维分隔。
胸膜增厚患者应戒烟并避免吸入粉尘,适当进行扩胸运动改善肺功能。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限制高盐食物防止水钠潴留。若出现活动后气促加重或持续胸痛,应及时复查胸部CT评估病情进展。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膈肌运动,减少胸膜摩擦带来的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