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通常不需要住院,多数患者通过门诊治疗即可缓解症状。若出现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则需立即住院治疗。
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等症状,多数由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或感染等因素诱发。轻度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配合冷敷缓解瘙痒。日常需避免搔抓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汗液刺激。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需长期服用依巴斯汀片等药物维持治疗,但无须住院观察。
当荨麻疹合并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全身反应时,提示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属于急危重症。此时需住院接受肾上腺素注射、糖皮质激素静脉输液等抢救措施,并监测生命体征。既往有严重过敏史或哮喘病史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发作时须立即就医。
荨麻疹患者应记录发作诱因,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急性期忌食海鲜、辛辣食物,保持环境通风清洁。若皮肤症状反复发作超过6周,建议完善过敏原检测与免疫功能评估,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
眩晕症是否需要住院取决于具体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多数眩晕症患者无须住院,少数因严重原发病或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眩晕症可能与内耳疾病、脑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内耳性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等通常可通过门诊治疗缓解。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耳石复位手法或开具盐酸倍他司汀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调节内耳循环。前庭康复训练也有助于改善平衡功能。这类患者若未合并严重脱水或跌倒损伤,一般无须住院。
中枢性眩晕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则需立即住院。这类患者除眩晕外常伴随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神经缺损症状,需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住院期间可能接受阿替普酶注射液等溶栓治疗或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小脑或脑干病变引起的眩晕若导致吞咽困难、呼吸抑制等危险情况,也需重症监护治疗。
眩晕症患者日常应避免突然起身或头部剧烈转动,保持环境光线柔和减少视觉刺激。急性发作期建议侧卧防止误吸,记录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与诱发因素。若出现持续呕吐、意识障碍或神经系统症状,家属需立即送医。饮食上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内耳水肿,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可营养神经。遵医嘱定期复查前庭功能,避免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