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自我检查可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进行,建议每月定期检查。乳房自我检查的方法有观察外观、触摸乳房、检查腋下、留意分泌物、记录变化。
1、观察外观:站在镜子前,双手自然下垂,观察乳房大小、形状、皮肤颜色是否有异常。注意是否有凹陷、红肿、皮肤橘皮样改变。抬起双臂,再次观察乳房是否有不对称或异常隆起。
2、触摸乳房:平躺或站立时,用指腹轻轻按压乳房,从外向内螺旋式移动。注意是否有肿块、硬结或疼痛感。检查范围包括乳房整体及锁骨下方区域,力度适中,避免用力挤压。
3、检查腋下:将手臂抬起,用另一只手触摸腋下区域,检查是否有淋巴结肿大或硬块。腋下是乳腺组织延伸部位,需仔细检查,注意是否有压痛或异常隆起。
4、留意分泌物: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异常分泌物。正常情况不应有分泌物,若出现血性、黄色或清水样分泌物,需引起重视。注意分泌物颜色、质地及出现频率。
5、记录变化:每次检查后记录乳房状态,包括是否有肿块、疼痛、分泌物等。对比前后变化,若发现异常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记录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发展。
乳房自我检查需结合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摄入,如西兰花、苹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一次。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压力,有助于乳腺健康。
散光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角膜塑形镜、视觉训练等方式改善。
散光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主要因角膜或晶状体曲率异常导致光线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佩戴柱镜片矫正眼镜是最常见的方法,能直接补偿角膜不规则弧度。夜间佩戴的角膜塑形镜通过暂时性压平角膜中央区域来改善日间视力,尤其适合低中度散光患者。视觉训练包括眼球聚焦练习、调节灵敏度训练等,有助于增强睫状肌协调性,但对中高度散光效果有限。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视疲劳或头痛症状,需结合验光结果选择干预方式。
日常需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阅读距离30厘米以上,定期进行户外活动有助于缓解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