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尖周炎不治可能导致根尖脓肿、颌骨骨髓炎、牙齿脱落等严重后果。牙尖周炎通常由龋齿未及时治疗、牙髓坏死、外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咬合痛、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
牙尖周炎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咬合不适或牙龈红肿,此时炎症局限在根尖周围组织。若未及时干预,细菌感染可向深层扩散,形成根尖肉芽肿或囊肿。随着脓液积聚,局部压力增高会导致剧烈跳痛,甚至引发面部蜂窝织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长期未经治疗的牙尖周炎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害。感染可能穿透颌骨导致骨髓炎,引发骨质破坏和病理性骨折。炎症还可能波及邻近牙齿,引起多颗牙松动脱落。极少数情况下,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心脏、肾脏等器官,诱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肾炎等全身并发症。
建议出现牙尖周炎症状时尽早就医,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洁牙清除牙菌斑。避免用患牙咬硬物,戒烟限酒以减少口腔黏膜刺激。若已发生牙齿松动,可暂时选择软食并配合抗菌漱口水缓解症状,但须及时接受专业治疗。
牙片中确定根尖周炎主要通过观察根尖区骨质破坏、牙周膜间隙增宽、根尖阴影等影像学特征。根尖周炎在X线片上的典型表现主要有根尖区低密度影、硬骨板消失、根尖孔扩大等。
根尖周炎在牙片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根尖区出现边界不清的低密度阴影,这是由于炎症导致根尖周围骨质吸收破坏形成的透射区。随着炎症发展,低密度影范围可能逐渐扩大,严重时可与周围正常骨组织形成明显对比。牙周膜间隙增宽也是重要判断依据,正常牙周膜在X线片上呈现均匀的细线状透射影,根尖周炎会导致该区域增宽至超过0.2毫米。硬骨板连续性中断或消失提示根尖区骨质破坏,这是慢性根尖周炎的典型特征之一。
根尖孔扩大在牙片中表现为根尖末端开口增宽,可能伴随根管内充填物不密合或超充。部分病例可见根尖区小范围高密度影,这可能是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骨质硬化带。急性根尖周炎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牙周膜间隙轻微增宽,随着脓液积聚会出现更明显的透射区。部分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形成边界清晰的圆形透射区,周围伴有硬化边缘,这种情况需与根尖囊肿鉴别。
发现牙片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由口腔医生结合临床检查确诊。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根尖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