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喘息性支气管炎可通过雾化吸入治疗、口服药物、环境调整、拍背排痰、氧疗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由病毒感染、过敏反应、气道高反应性、冷空气刺激、二手烟暴露等原因引起。
1、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能快速缓解气道痉挛,常用药物包括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糖皮质激素雾化可减轻气道炎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雾化时保持宝宝坐立位,每次10-15分钟,治疗后需清洁面部。
2、口服药物: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改善气道慢性炎症,孟鲁司特钠是常用药物。抗组胺药物适用于过敏因素诱发的喘息,如氯雷他定。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循医嘱。止咳药物需谨慎使用,避免抑制排痰反射。
3、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湿度50%-60%,使用加湿器避免干燥空气刺激。每日通风2-3次,但避免冷风直吹。清除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禁止室内吸烟。室温维持在22-24℃为宜,温差过大易诱发喘息。
4、拍背排痰:
空心掌自下而上轻拍背部,重点叩击肩胛间区,每日2-3次。最佳时机为餐前或雾化后,每次持续5-10分钟。配合体位引流效果更佳,婴幼儿可采取头低臀高位。注意观察痰液性状变化,粘稠痰液需加强补液。
5、氧疗支持:
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给予氧疗,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监测口唇及甲床颜色变化,警惕二氧化碳潴留。严重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日常需保证每日充足水分摄入,温开水或稀释果汁均可,避免甜腻饮料加重痰液粘稠。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咳嗽剧烈时暂缓进食。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吹泡泡、吹纸片等游戏锻炼肺功能。注意观察夜间症状变化,持续喘息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拒食等情况需及时复诊。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哭闹诱发喘息发作,外出时佩戴口罩防护。
喘息性支气管炎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孟鲁司特钠片、氨茶碱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药物。喘息性支气管炎可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病毒感染、过敏因素等有关,需结合病因选择药物。
一、药物1、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为复合制剂,含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适用于中重度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该药可直接作用于气道,减轻炎症反应并扩张支气管。使用前需评估患者肺功能,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声音嘶哑或口腔念珠菌感染。
2、沙丁胺醇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属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快速缓解喘息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适用于突发性呼吸困难或运动诱发的喘息症状。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心悸或震颤,建议首次使用在医生监护下进行。
3、孟鲁司特钠片孟鲁司特钠片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气道炎症介质改善喘息症状。特别适用于过敏因素诱发的喘息性支气管炎,可减少夜间发作频率。该药需连续服用数日才能显效,不可替代急性发作时的急救药物。
4、氨茶碱片氨茶碱片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扩张支气管,适用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维持治疗。由于治疗窗较窄,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防中毒反应。服药期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可能加重心悸等不良反应。
5、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为黏液溶解剂,能降低痰液黏稠度,帮助改善喘息性支气管炎伴痰液潴留的症状。该药可与支气管扩张剂联用,但需间隔2小时服用。胃溃疡患者慎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刺激。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应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粉尘等刺激因素。饮食宜清淡,适量增加白萝卜、雪梨等润肺食物,避免辛辣油腻。急性发作期间建议暂停剧烈运动,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肺功能。若出现口唇发绀或持续喘息不缓解,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