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需要立即固定受伤部位并送往医院。急救时应避免移动受伤部位,可用夹板或绷带临时固定,并冰敷减轻肿胀。
1、固定受伤部位是骨折急救的首要步骤。使用夹板、木板、硬纸板等物品将骨折部位固定,避免二次损伤。固定时需覆盖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确保稳定性。
2、冰敷可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将冰袋或冷敷包裹在干净的毛巾中,轻轻放置在受伤部位,每次敷15-20分钟,每1-2小时重复一次。冰敷时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3、抬高受伤肢体有助于减少肿胀。将骨折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可以有效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水肿。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受伤肢体的抬高姿势。
4、避免不必要的移动。骨折患者在等待救护车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移动。不必要的移动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加重损伤和疼痛。
5、及时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骨折的最终治疗需要医生的专业评估和处理,包括X光检查、复位、固定或手术等。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专业的医疗救助。
骨折急救的关键在于正确固定、减轻肿胀和避免二次损伤,及时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确保患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