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后出现局部血肿和淤青可能与按压不当、血管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抽血后淤青最常见的原因是穿刺点按压时间不足或力度不够,导致少量血液从血管壁破损处渗入皮下组织。血管弹性较差或穿刺时误伤血管侧壁也可能增加血肿概率。少数情况下,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会显著延长止血时间,形成较大范围淤青。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时,血管收缩功能受抑制也会加重皮下出血。
抽血后应持续按压穿刺点5-10分钟,24小时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淤血吸收。如淤青持续扩大或伴随疼痛加剧,需排查凝血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