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钉子可能会得破伤风,但并非绝对。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钉子造成的伤口若较深且被污染,感染风险较高。破伤风梭菌常见于土壤、铁锈或动物粪便中,若钉子携带该细菌且伤口未及时处理,可能诱发感染。
钉子表面若沾染破伤风梭菌孢子,且伤口为深而窄的刺伤如钉子贯穿鞋底,容易形成缺氧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此类伤口需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彻底冲洗,并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若患者过去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或免疫史不明确,医生通常会建议加强免疫。
若钉子较干净且仅造成表皮浅层划伤,感染概率相对较低。但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3-21天,初期可能仅表现为伤口周围肌肉僵硬或咀嚼困难,后期可能出现全身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即使伤口表浅,仍建议观察有无发热、头痛等异常表现,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
预防破伤风的关键在于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日常应避免赤脚行走于可能存在尖锐物的环境,受伤后及时清洁消毒伤口。建议成年人每10年接种一次破伤风疫苗加强针,高风险职业者如建筑工人可缩短至5年。若伤口污染严重或位于头面部,即使近期接种过疫苗,仍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额外免疫措施。
钉子扎到脚需要根据伤口情况及时清创消毒或就医处理。
钉子扎伤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5分钟以上,去除表面污物。较浅的伤口可用碘伏溶液由中心向外环形消毒3遍,覆盖无菌敷料保持干燥。若钉子生锈或伤口较深,可能感染破伤风杆菌,需在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渗液或发热时,提示可能发生感染,应就医进行清创引流。钉子残留异物时需影像学检查定位后手术取出。
受伤后72小时内避免伤口沾水,每日更换敷料观察愈合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到急诊科或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