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普通内科

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区别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刘爱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

静脉输液可能引发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空气栓塞等不良反应。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操作不当或个体差异可能导致多种不适症状,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1、发热反应

静脉输液后出现寒战、高热可能与致热原污染有关。致热原可能来源于输液器具消毒不彻底或药物本身含杂质。症状通常在输液开始后1小时内出现,体温可超过39摄氏度。需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液体,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对症处理。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澄明度与有效期可降低发生概率。

2、过敏反应

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常见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药物输注时,与个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有关。需立即中止输液并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合苯海拉明注射液抗组胺治疗。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并做好皮试可有效预防。

3、循环负荷过重

短时间内输入过量液体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等症状,常见于心功能不全患者。液体量超过心血管代偿能力时,肺毛细血管压增高引发急性肺水肿。需立即调慢滴速,取半卧位,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利尿,硝酸甘油注射液扩张血管。控制输液速度在40-60滴/分钟,老年患者需谨慎调整总量。

4、静脉炎

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多因药物刺激或无菌操作不规范导致。高渗溶液、化疗药物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可外敷50%硫酸镁溶液湿纱布,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吸收,严重时需更换穿刺部位。选择弹性好、管径粗的血管,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能减少发生。

5、空气栓塞

输液管路排气不彻底可能导致空气进入血管,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超过2ml/kg的气体栓塞可阻塞肺动脉危及生命。需立即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吸空气,高压氧舱治疗促进气体溶解。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规范排气操作是预防关键。

静脉输液期间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导致针头移位。出现心慌、气促等不适需立即呼叫医护人员。输液结束后按压针眼5-10分钟防止淤血,24小时内勿热敷穿刺区域。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C增强血管弹性,高血压患者输液前需监测血压。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输液过程中家属应陪同观察。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乳糜尿 神经质 高镁血症 氯气中毒 慢性咽炎 玫瑰糠疹 闭锁综合征 间质性肾炎 充血性心力衰竭 浅层点状角膜炎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