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固定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保守治疗、康复训练及营养支持。
1、内固定手术:
适用于骨折线较稳定且骨质条件较好的患者。通过金属螺钉或钢板固定骨折端,保留自身股骨头。术后需配合早期康复锻炼,但存在股骨头坏死风险,需定期复查影像学。
2、人工关节置换术:
推荐用于高龄、骨质疏松严重或骨折移位明显的患者。分为半髋置换和全髋置换两种,能快速恢复关节功能,降低长期卧床并发症。术后48小时即可在助行器辅助下负重活动。
3、保守治疗:
针对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者,采用牵引制动配合止痛药物。需严格卧床8-12周,期间需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愈合后可能遗留髋关节功能障碍。
4、康复训练:
术后第2天开始踝泵运动预防血栓,2周后逐步进行直腿抬高训练。6周后增加髋关节屈伸及外展练习,配合物理治疗改善肌肉萎缩。保守治疗患者需延迟至骨折愈合后开始康复。
5、营养支持:
每日需保证1.2-1.5g/kg优质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D800IU及钙剂1000mg。贫血患者需增加血红素铁摄入,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比例在50%以下。
术后饮食宜选用高蛋白易消化的鱼肉、蛋羹及乳制品,搭配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康复期可进行水中步行训练减轻关节负荷,使用坐便器避免深蹲动作。定期监测骨密度,冬季注意防滑跌倒,建议居住环境安装扶手和防滑垫。保守治疗患者每2小时需翻身拍背,每日进行呼吸训练预防坠积性肺炎。
小儿面瘫可以采用中医治疗方式,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综合判断。
面瘫在中医称为口僻,多因风寒侵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对于轻度面瘫患者,中医治疗常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外敷。针灸选取阳白、四白、地仓等穴位疏通经络,外敷常用白附子、全蝎等祛风通络药物。部分患者通过推拿按摩面部穴位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这类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早期效果较好,多数患者在1-3个月内可逐渐恢复。
若面瘫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外伤引起,或伴有听力下降、味觉丧失等严重症状,单纯中医治疗效果有限。这类情况需结合西医的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等综合治疗,必要时需进行神经减压手术。对于病程超过3个月仍未恢复的顽固性面瘫,中医治疗见效较慢。
治疗期间需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家长可协助孩子进行鼓腮、皱眉等面部肌肉训练。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