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高血压

二级高血压是多少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朱欣佚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乳腺导管癌二级是属于中期还是晚期

乳腺导管癌二级属于中期,其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乳腺导管癌二级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中等,介于一级和三级之间,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判断分期的关键因素。对于乳腺导管癌二级,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1、手术治疗是乳腺导管癌二级的首选方法,常见术式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全乳切除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乳房保留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小且位置合适的患者,术后需结合放疗;全乳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或多发的情况;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用于检查淋巴结是否转移。 2、放疗是乳腺导管癌二级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放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疗程为5-6周,每周5次。放疗期间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疲劳等副作用,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化疗药物常用紫杉醇、环磷酰胺和多柔比星,疗程一般为4-6个周期。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常用药物为他莫昔芬和芳香酶抑制剂。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患者,常用药物为曲妥珠单抗。 4、生活方式调整对乳腺导管癌二级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保持健康饮食,多摄入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质,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5、定期复查是乳腺导管癌二级患者长期管理的重要环节。术后前两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之后每年复查一次。复查项目包括乳腺超声、钼靶、胸部CT等,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乳腺导管癌二级虽属中期,但通过规范治疗和良好管理,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预后。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和关爱,帮助患者度过治疗期,重返正常生活。

相关科普 更多

病因 症状 治疗 护理 诊断 概况 用药 饮食
30岁高血压的原因

30岁高血压的原因

30几岁高血压是什么原因

30几岁高血压是什么原因

肾性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肾性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0岁高血压什么原因

30岁高血压什么原因

肾性高血压的症状特征

肾性高血压的症状特征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症状和体征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症状和体征

什么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症状

什么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症状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肾上腺高血压治疗方法

肾上腺高血压治疗方法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能治疗吗能活多久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能治疗吗能活多久

肾血管高血压治疗方法有哪些药材

肾血管高血压治疗方法有哪些药材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原因呢女性怎么治疗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原因呢女性怎么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要怎么做呢

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要怎么做呢

高血压怎么调理才能彻底根除?高血压怎么引起的原因

高血压怎么调理才能彻底根除?高血压怎么引起的原因

轻度高血压应该怎样调理?用药治疗应该注意这三点

轻度高血压应该怎样调理?用药治疗应该注意这三点

老年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老年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的分级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的分级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脑病的表现及如何诊断?须知3种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病的表现及如何诊断?须知3种临床表现

肾上腺瘤能引起高血压吗

肾上腺瘤能引起高血压吗

肾上腺瘤都会高血压吗

肾上腺瘤都会高血压吗

高血压引起尿蛋白高

高血压引起尿蛋白高

肾上腺腺瘤引起的高血压需要手术吗

肾上腺腺瘤引起的高血压需要手术吗

164/79高血压用药有哪些

164/79高血压用药有哪些

被诊断为高血压应如何用药,注意什么?

被诊断为高血压应如何用药,注意什么?

轻度高血压需要用药吗?

轻度高血压需要用药吗?

降压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再三提醒:不懂这3点知识,或等于白吃

降压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再三提醒:不懂这3点知识,或等于白吃

清微高血压不吃药怎么能降下来

清微高血压不吃药怎么能降下来

甲亢高血压吃什么食物

甲亢高血压吃什么食物

高血压高血糖喝什么茶比较好

高血压高血糖喝什么茶比较好

高血压病人可以喝决明子茶吗

高血压病人可以喝决明子茶吗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肛裂 喷嚏 耵聍腺瘤 多胎妊娠 皮肤肿瘤 气性坏疽 酒精性肝炎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艾柯病毒急性支气管炎 B族链球菌性先天性肺炎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