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的扁桃体在反复感染或引发严重并发症时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主要有反复化脓性扁桃体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扁桃体周围脓肿、疑似肿瘤以及影响生长发育等情况。
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在儿童期具有防御病原体入侵的作用。若扁桃体炎每年发作超过7次或连续2年每年发作5次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时,医生会评估手术必要性。急性感染期需先控制炎症,待稳定后再行手术。对于合并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患者,手术需谨慎评估风险。
少数情况下,扁桃体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症状。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适用于细菌感染,布洛芬可缓解疼痛和发热。免疫调节治疗适用于免疫功能异常者。但若已出现扁桃体肥大导致吞咽困难、长期低热或引发肾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则不应延误手术时机。
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两周,选择温凉流质饮食。恢复期可能出现暂时性咽痛、耳部放射痛,通常1-2周缓解。日常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寒冷季节注意佩戴口罩防护,出现咽部不适及时漱口。儿童患者家长需定期随访观察术后免疫状态变化。
舌头咬破后出现肉翻出的情况通常无须割除,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
舌头具有丰富的血供和较强的再生能力,轻微撕裂伤或局部组织外翻时,可通过压迫止血、含漱生理盐水保持清洁、避免刺激性饮食等措施促进愈合。损伤后48小时内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后期改为温盐水漱口可加速组织修复。若创面较大或持续出血,医生可能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而非直接切除外翻组织。
仅当出现严重组织坏死、反复感染或影响功能的瘢痕挛缩时,才需考虑手术修整。此类情况多伴有明显疼痛、化脓或长期不愈,需由口腔外科医生评估后决定。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用舌舔舐伤口,进食温凉软食以减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