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是常见病,属于乳腺良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
乳腺增生在育龄期女性中较为普遍,主要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会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生和复旧不全,形成周期性乳房胀痛或结节。这类症状常随月经周期变化,月经前加重而月经后减轻。临床触诊可发现乳房单发或多发颗粒状、条索状结节,质地柔韧且边界不清。超声检查通常显示腺体结构紊乱伴无回声区,钼靶摄影可能呈现云雾状或棉絮状阴影。多数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压、规律作息、减少高脂饮食摄入即可缓解症状。
乳腺增生发展为乳腺癌的概率极低,但需与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疾病鉴别。若出现乳头溢血、皮肤橘皮样改变、肿块快速增大等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就医排除恶性病变。临床确诊主要依靠乳腺超声、钼靶或磁共振检查,必要时需进行穿刺活检。对于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或西药三苯氧胺片进行内分泌调节。
建议女性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人群每年接受专业乳腺检查。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水平,避免滥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化妆品。日常可选择无钢圈文胸减少乳房压迫,适当增加亚麻籽、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
儿童病毒性皮疹常见类型包括幼儿急疹、手足口病和水痘。
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表现为突发高热3-5天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皮疹多从躯干向四肢扩散。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导致,特征为口腔黏膜疱疹及手足臀部红色丘疹,可能伴随低热。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发,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可见红斑、丘疹、水疱及结痂各期皮损共存,常伴明显瘙痒。这三种疾病均具有传染性,皮疹形态和分布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患儿出现皮疹时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并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等外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