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是超声检查的一种常见形式,属于医学影像学中的超声诊断技术。超声检查主要包括B型超声、M型超声、多普勒超声等多种模式,其中B超通过二维灰阶成像直观显示脏器形态结构,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超声检查方式。
B超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信号生成图像,具有无辐射、实时动态、重复性好等特点,常用于腹部脏器、妇产科、甲状腺等部位的检查。检查时需在皮肤表面涂抹耦合剂以消除空气干扰,探头接触部位会产生轻微压力但无明显痛感。检查前通常需要空腹或憋尿等准备,具体需遵医嘱。
除常规B超外,超声检查还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血流动力学,三维超声能立体重建组织结构,弹性超声可评估组织硬度。不同检查模式适用于不同临床需求,如心脏瓣膜评估需结合M型超声,血管病变诊断需依赖多普勒技术。医生会根据症状和疑似病变类型选择合适检查方式。
超声检查作为无创筛查手段,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但受气体和骨骼限制。检查后无须特殊护理,发现异常时可能需进一步进行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建议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金属物品,穿着宽松衣物,妊娠期妇女进行产科超声检查前应适当饮水充盈膀胱。
系统超声和四维超声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像方式和检查目的。系统超声是二维超声的升级版,主要用于排畸检查,而四维超声是在三维超声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维度,能够实时观察胎儿动态。
系统超声采用高分辨率二维成像技术,通过多个切面全面评估胎儿结构,包括头颅、脊柱、心脏、四肢等器官发育情况。这种检查通常在孕20-24周进行,能够发现明显的结构异常。系统超声的成像清晰度高,对胎儿体位要求相对较低,检查时间约30-40分钟。
四维超声通过容积探头采集三维图像并实时渲染,形成动态影像。其优势在于直观显示胎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便于非专业人士理解。但四维超声对胎儿体位依赖性较强,当胎儿面部朝向母体背部时可能无法获取理想图像。该技术更多用于记录胎儿活动状态,而非作为主要排畸手段。
孕期超声检查需遵医嘱选择合适类型,系统超声作为必要排畸手段不可替代,四维超声可作为补充。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穿着宽松衣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