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结石时通常会有明显感觉,具体表现与结石大小、移动位置及个人耐受度相关。
较小的结石通过输尿管时可能仅引起轻微酸胀或尿频,部分人可能仅通过尿液颜色变化发现结石排出。当结石直径超过4毫米时,移动过程中易刺激输尿管黏膜,引发典型肾绞痛,表现为腰腹部突发刀割样疼痛,常放射至会阴或大腿内侧,伴随恶心呕吐及血尿。若结石卡在输尿管狭窄处,可能造成尿流中断或膀胱刺激症状。
特殊情况下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或长期服用镇痛药者,可能对疼痛感知迟钝,仅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结石已排出。存在尿路感染时,结石排出可能加重发热、排尿灼痛等症状。
建议结石排出期间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腹痛、血尿或发热需立即泌尿外科就诊。
结石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等方式加速排出。
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每日建议饮用2000-3000毫升水,以白开水或柠檬水为佳。调整饮食需根据结石成分区别对待,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限制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尿酸结石患者需减少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适度运动如跳绳、爬楼梯可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结石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嵌顿。对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输尿管结石,上述方法可能帮助自然排出;若结石较大或合并感染,需结合药物排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憋尿,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结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