擤鼻涕时鼻子周围红疼可能由频繁摩擦、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鼻部感染或过敏性鼻炎引起,可通过调整擤鼻方式、保湿护理、抗炎治疗、抗感染或抗过敏等方式缓解。
1、频繁摩擦:
用力或反复擤鼻涕会导致鼻周皮肤机械性损伤,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引发红肿疼痛。建议改用柔软纸巾轻压吸拭,避免横向摩擦,擤鼻后冷敷5分钟减轻充血。
2、皮肤干燥:
冬季空气湿度低或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鼻涕中的盐分刺激导致皲裂疼痛。可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清洁时使用温水而非过热的水。
3、接触性皮炎:
纸巾中的漂白剂、香料或鼻炎喷雾成分可能诱发过敏反应,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伴灼热感。需停用可疑致敏物,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
4、鼻部感染:
感冒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破损皮肤入侵,形成脓疱或毛囊炎。伴随压痛和黄色分泌物时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
5、过敏性鼻炎:
花粉症患者频繁擤鼻会加重局部炎症,典型表现为鼻翼对称性潮红。需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控制过敏反应,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减少擤鼻次数。
日常护理建议选择无香型婴儿纸巾,擤鼻后立即涂抹凡士林形成保护膜。增加饮水保持鼻腔湿润,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50%左右湿度。若红肿持续3天不缓解、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排除带状疱疹等特殊感染。过敏性体质者建议检测过敏原,春秋季外出佩戴防风口罩减少刺激。
擤鼻涕有血丝可能与鼻腔干燥、鼻炎、鼻窦炎等因素有关。
鼻腔黏膜血管脆弱,用力擤鼻涕或空气干燥时容易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鼻炎患者因黏膜充血水肿更易受损,表现为反复少量血丝。鼻窦炎伴随脓性分泌物刺激黏膜,可能引起涕中带血,常伴有头痛或面部压痛。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少见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需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涕,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鼻腔湿润。若频繁出血或伴随发热、持续头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