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治疗感冒可通过增强免疫力、保持卫生习惯、合理用药及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实现。感冒期间需注意休息、补充水分、避免传染及监测病情变化。
1、增强免疫力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优质蛋白的鱼类及全谷物,规律运动有助于提升抵抗力。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反复感染,伴随乏力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或匹多莫德颗粒调节免疫。
2、保持卫生习惯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肥皂流水洗手,咳嗽时掩住口鼻。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出现咽痛症状时可使用连花清瘟胶囊、奥司他韦颗粒或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抗病毒。
3、合理用药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鼻塞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细菌性感冒可能引发中耳炎,伴随耳痛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分散片。
4、调整生活方式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室内湿度保持在50%左右。慢性病患者感冒可能诱发肺炎,出现气促需及时就医,可配合使用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或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化痰。
感冒期间建议每日饮用2000毫升温水,食用百合粥等清淡饮食,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胸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