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可能导致白细胞升高,尤其是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增高。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回声。
百日咳杆菌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激活并产生炎症反应,刺激骨髓释放更多白细胞进入血液。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可达20-50×10⁹/L,其中淋巴细胞比例常超过60%。这种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的现象是百日咳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与细菌毒素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有关。血常规检查对辅助诊断有重要价值,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综合判断。
部分非典型百日咳患者或接种过疫苗的病例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新生儿、免疫缺陷患者因免疫应答不足,也可能不出现典型的白细胞升高表现。在病程早期或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白细胞反应可能不显著。这些情况下需通过鼻咽拭子PCR检测或血清学检查明确诊断。
出现阵发性咳嗽伴白细胞升高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确诊百日咳后需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应预防性用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体诱发咳嗽发作。补充足够水分和营养,选择易消化食物减少呕吐风险。咳嗽剧烈时可抬高床头,婴幼儿需注意清理口鼻分泌物防止窒息。
百日咳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回声和咳后呕吐。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可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1、卡他期症状持续1-2周,表现为低热、流涕、打喷嚏等类似感冒症状,咳嗽逐渐加重但尚未出现特征性痉咳。此期传染性最强但易被误诊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可能出现结膜充血或轻微眼睑水肿等非特异性表现。
2、痉咳期表现持续2-6周,特征为成串的痉挛性咳嗽,发作时连续10-30声短促咳嗽后伴深长吸气产生鸡鸣样回声。咳嗽发作时患儿常面红耳赤、颈静脉怒张,咳终常诱发呕吐或咳出黏稠痰液。夜间发作频率更高,严重者可出现结膜下出血或肋骨骨折。
3、恢复期变化持续2-3周,咳嗽频率和强度逐渐减弱,鸡鸣样回声消失。但遇呼吸道刺激时仍可能诱发痉咳样发作。部分患儿咳嗽症状可持续数月,称为百日咳综合征。
4、婴儿特殊表现6个月以下婴儿可能不出现典型痉咳,而表现为呼吸暂停、发绀或窒息发作。这类患儿易发生肺炎、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需要特别警惕。
5、并发症体征可能并发肺炎时出现持续高热和呼吸困难,脑病时表现为抽搐或意识障碍。剧烈咳嗽可导致脐疝、腹股沟疝或结膜下出血等机械性损伤表现。
百日咳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冷空气和烟雾刺激。饮食宜少量多餐,选择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咳嗽发作时保持坐位并轻拍背部帮助排痰,呕吐后及时补充水分。所有密切接触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呼吸暂停或严重并发症需立即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