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呼吸困难可通过保持环境清洁、氧疗、药物治疗、肺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尘肺病通常由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部纤维化引起,表现为咳嗽、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
1、保持环境清洁脱离粉尘环境是改善症状的基础措施。患者需避免接触矿山、建材加工等高粉尘场所,居家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空调滤网。潮湿天气可减少开窗,改用新风系统换气。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时,需注意保暖防感冒。
2、氧疗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长期家庭氧疗,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可延缓肺动脉高压进展。便携式制氧机适合外出使用,夜间建议配合加湿器防止鼻腔干燥。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避免氧中毒。
3、药物治疗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可溶解黏液改善排痰,氨溴索口服液能调节气道分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减轻气道炎症。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肺纤维化进展期可能需吡非尼酮胶囊干预。
4、肺康复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配合缩唇呼吸可提升呼吸效率。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需维持靶心率在220-年龄×50%范围内。呼吸肌锻炼可使用阻力呼吸训练器,从最小阻力开始渐进增强膈肌力量。
5、手术治疗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肺移植,需符合年龄小于65岁、无其他器官衰竭等条件。部分局限性肺大疱患者可行胸腔镜肺减容术。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尘肺病患者应保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稀释痰液,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避免产气食物。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寒,定期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症状加重时及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出现口唇紫绀、意识模糊等需立即急诊处理。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痰量及性状变化,陪同进行康复训练。
尘肺病人家属可通过协助就医、改善居住环境、督促用药、心理支持和监测病情等方式处理。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1、协助就医家属应定期陪同患者前往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完善胸部CT、肺功能等检查。尘肺病容易合并肺部感染或肺心病,需遵医嘱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氨溴索口服溶液等祛痰药物。若出现急性加重,应及时联系急救。
2、改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粉尘浓度。避免使用燃煤取暖,厨房安装抽油烟机。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夏季避免空调直吹。定期清洗床单窗帘,减少尘螨滋生。
3、督促用药帮助患者建立用药提醒,确保按时服用汉防己甲素片、矽肺宁片等抗纤维化药物。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服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血糖升高需及时反馈医生。药盒标注清晰,避免错服漏服。
4、心理支持患者常因呼吸困难产生焦虑抑郁,家属应耐心倾听诉求,鼓励参加病友互助活动。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预后问题,可通过养花、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发现自杀倾向需立即寻求心理医生干预。
5、监测病情每日记录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备好指夹式血氧仪。观察痰液颜色变化,出现黄绿色脓痰提示感染。夜间注意有无端坐呼吸,下肢水肿加重可能提示右心衰竭。建立症状日记供医生参考。
家属需学习正确拍背排痰手法,协助患者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饮食宜清淡高蛋白,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E。督促患者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雾霾天减少外出。定期对居所进行粉尘浓度检测,必要时考虑搬迁至空气清新地区。长期照护压力大时,家属也应寻求社区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