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后腹痛属于常见术后反应,通常与栓塞后组织缺血、局部炎症反应、术中操作刺激或术后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多数在1-2周内逐渐缓解。
1. 栓塞反应介入治疗通过栓塞血管瘤供血动脉导致瘤体缺血,可能引发牵涉性腹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
2. 炎症反应栓塞材料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可刺激肝包膜,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钝痛,必要时医生会开具地塞米松片、泼尼松龙片等抗炎药物。
3. 操作刺激导管穿刺或造影剂注射可能造成肝区短暂性疼痛,通常24小时内自行消失,若持续加重需排除血管损伤。
4. 并发症警示剧烈腹痛伴发热需警惕胆囊炎、肝脓肿等并发症,需立即复查CT并考虑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
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若疼痛超过两周或出现呕血、黄疸等症状需及时返院复查增强CT或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