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可能由生理性体位改变、脱水、药物副作用、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长期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晕厥、器官灌注不足等危害。
1、体位改变:快速起立时血液重新分布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建议起身时动作缓慢,避免长时间站立,可穿弹力袜改善下肢静脉回流。
2、脱水:高温环境或腹泻呕吐导致体液丢失,建议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维持血容量平衡,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脱水征兆。
3、药物因素:降压药、抗抑郁药可能引发低血压,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可使用氟氢可的松、米多君、阿卡波糖等药物对症治疗。
4、心脏疾病:可能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日常建议增加水分和盐分摄入,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定期监测血压变化,严重头晕或晕厥发作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