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手术需满足肿瘤直径不超过3厘米、单发病灶、肿瘤边缘距乳头超过2厘米、无广泛导管内癌成分、患者有强烈保乳意愿等条件。保乳手术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肿瘤生物学特征、影像学评估结果、患者身体状况、术后放疗可行性、病理学切缘状态等因素。
1、肿瘤大小肿瘤直径是决定保乳手术可行性的关键指标。临床通常建议原发灶最大径不超过3厘米,过大的肿瘤可能难以通过局部切除获得阴性切缘。对于肿瘤体积较大但强烈要求保乳的患者,可考虑新辅助化疗缩小病灶后再评估手术可能性。术前需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或核磁共振精确测量肿瘤三维径线。
2、病灶数量保乳手术要求病灶为单发局限性肿瘤,多中心或多灶性乳腺癌通常不适合保乳。影像学检查需排除同侧乳腺其他象限的隐匿性病灶,乳腺核磁共振对多灶性病变的检出率较高。若存在散在的微钙化灶,需评估其与主病灶的关联性。
3、乳头距离肿瘤边缘与乳头的距离应保持2厘米以上,这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基本要求。位于中央区的肿瘤常需切除乳头,此时保乳手术的美容效果会显著降低。术前需通过影像学精确定位肿瘤与乳头的位置关系。
4、病理类型广泛导管内癌成分是保乳手术的相对禁忌证,这类病变往往范围超出临床预估。病理评估需明确浸润性癌与导管内癌的比例,导管内癌成分超过25%时局部复发风险增加。小叶原位癌伴发的多中心性病变也需谨慎评估。
5、患者意愿患者的心理预期和术后随访依从性直接影响保乳手术决策。医生需充分告知保乳手术需配合全乳放疗,以及可能的局部复发风险。对于存在严重焦虑或无法定期随访的患者,全乳切除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
符合保乳条件的患者术后需坚持完成全乳放疗,这是降低局部复发的重要措施。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监测对侧乳腺健康。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避免高脂饮食控制体重。规律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选择无钢圈支撑型内衣减少胸部压迫感。出现术区硬结、皮肤改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查。
胆结石手术一般可以保胆,具体需根据结石位置、胆囊功能及炎症程度综合评估。
胆囊功能良好且结石局限于胆囊内时,可考虑保胆取石术。该术式通过腹腔镜或胆道镜取出结石,保留胆囊解剖结构。术后需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溶解残余胆固醇结晶,并定期复查超声。患者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减少胆汁淤积风险。胆囊收缩功能正常是保胆手术的前提条件,术前需通过胆囊收缩试验评估。
胆囊萎缩、瓷化胆囊或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时,通常不建议保胆。此类情况下胆囊已丧失储存浓缩胆汁功能,保留后易复发结石或继发感染。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导致胆囊管梗阻超过72小时者,因缺血坏死概率高需切除胆囊。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超过3次者,胆囊壁纤维化严重,保胆后症状缓解率较低。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时,优先处理胆道梗阻问题。
术后应规律进食早餐促进胆囊排空,每6-12个月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出现右上腹隐痛、餐后腹胀等症状需及时就诊。